《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广州市教育局主管、广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由原4所地方高校学报整合而成,于2001年获得新刊号。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指导思想,以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培育科技人才、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严格按照科技期刊编排规范编排,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本刊主要反映广州大学理工科各院系、各研究单位的最新科研成果,刊登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也适量刊登校外作者的优秀论文。
本刊被以下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收录:MR、CA、CSA、AJ、ZBI、UIPD。于2004年、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2008年荣获第2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特色奖。
投稿须知
1、 来稿要求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据充分,文字简练。论文包括图、表6000字左右为宜,综述论文不超过8000字。
2、 稿件编排顺序:题目(不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中文摘要(300-500字),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致谢(如果需要),参考文献;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译名,英文摘要(600-800单词),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基金项目及项目编号和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置于首页页脚。
3、 论文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不得使用图、表,避免引用化学结构式、公式和参考文献。
4、 图、表用计算机绘制或用绘图纸绘制,图题、表题采用中英两种文字表述;表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不出现竖线和斜线。
5、 单位和量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应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有关规定。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除pH用正体外),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字母表示。在图表中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如“t/h”。单位符号为分数形式的应改为指数形式,如“m/s”应为“m·s-1”。
6、 参考文献只列正文中出现的、且是公开发表的文献(未正式发表的文献作为注释置于脚注),中文参考文献要求附相应的英文译文。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依照其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码,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右上角。
参考文献主要格式如下:
(1) 期刊:[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期)号:起止页码。
(2) 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3) 专著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责
任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
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5)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
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参考文献作者项只列出前三名作者,多于三人的,后加“等”或“et al”。
7、来稿提供电子文档(用Word或北大方正排版,若用其他排版软件排版须拷贝成文本文件)或发电子邮件,附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邮箱。
8、请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经发表,酌致稿酬,并赠送样刊。若投稿2个月后未收到编辑部信函,作者可自行处理。不拟采用的稿件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