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术资讯 | 论文下载 | 新闻专栏
登陆 |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在线投稿 稿件查询 联系我们
刊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主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3-2778
CN:   34-1054/N
邮发代号: 26-31
复合影响因子: 0.505
综合影响因子: 0.257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创刊时间:196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SA 科学文摘(英)(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及征稿简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简称学报)是由郭沫若、华罗庚、严济慈和钱志道等一大批老科学家亲手于1965年2月在北京创办的。先后有30多位院士担任学报的编委。学报创刊时,郭沫若亲自题写刊名并撰写长篇发刊词,寄语学报能保持“三严”(严密、严格、严肃)态度、培养“三敢”(敢想、敢说、敢做)独创精神。学校组成了以华罗庚为主编、严济慈和钱志道为副主编以及吴文俊、赵九章、钱临照、郭永怀等45人为编委的高水平编辑委员会。头两卷发表的论文水平都相当高,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科大的科研成果,华罗庚在前两卷每卷都发表了重要学术论文。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报自1967年停刊,直到1973年科大下迁合肥之后才复刊,之后,学报虽不时受到干扰,有时一年仅出版一期,但从未间断过编辑出版工作。从1976年开始,学报所刊载的论文质量明显回升,除刊有少量自然辩证法方面的论文外,已基本恢复到以自然科学论文为主。1980年,学校成立了以杨承宗为主编,阮图南、马兴孝、沈凤麟、陶懋颀为副主编,王水、石钟慈、钱临照、龚sheng(上曰下升)等22人为委员的第2届编辑委员会,学报改半年刊为季刊,在“征稿启示”中明确定位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同时开始编排英文目录,尝试出版专辑,还在当年多次对封面进行了设计。1981年开始接收英文稿件,编排中英文摘要,成为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的“双语”刊物,并且聘请了孙瑞禾教授担任英文顾问。1982年开始出增刊。1984年对封面重新进行了设计,经多次调整底色之后于年底又换回原封面,直到1991年再次设计封面,一直沿用至今。1998年改季刊为双月刊。2001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朱清时院士为主任、王水院士为主编、范维澄院士等21人为编委的第6届编委会。第6届编委会2002年度会议明确了要把学报办成“精品”、“一流期刊”的目标。2006年学报改为月刊和国际开本出版,增设新栏目,进行大幅度改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目前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图书馆、研究机构和大学进行交流,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剑桥科学文摘》(CSA)和德国的《数学文摘》(Zbl Math)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以及国内著名数据库收录。多次获安徽省以及教育部期刊奖。我校学报在20世纪80年代曾在标准化与规范化以及注重对外交流等方面走在国内学报界前列。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于1992年列入100种“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于1994年列入300种“1992~1993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第73名;连续4次(1992,1996,2000,2004)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被许多部门和高校列为评审正高职称认可或发表论文重奖的“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

1  栏目
本刊设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综述和论坛等栏目。
1.1  研究论文  介绍某一课题高水平研究成果。来稿要求内容充实,推论严谨,数据可靠、完整,文字精炼,结论正确。可以发表系列论文。
1.2  研究突破  简要、快速报道某一研究工作的创新性、高水平的阶段性成果和主要结论。要求方法从简、数据完整,结论明确,篇幅不超过3000字。发表研究快报后,深入研究的论文仍可在国外学术刊物或本刊上全文发表。
1.3  特约评述  综述某一重要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评论研究现状,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指明今后研究方向。一般约请科学大家或知名教授撰写,作者亦可向编辑部自荐。
1.4  专家论坛  就科学研究热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发表不同的见解或进行必要的有益讨论。

2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2.1  正文书写顺序  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3~8条)、中图分类号(数学稿还须提供AMS Subject Classification)、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作者单位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若为英文稿,题名不超过100个字符,书写顺序同上。
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将作为论文评审时参考的重要背景资料),并对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及E-mail)与通讯作者(姓名,学位(博士以上才注),职称(教授以上才注),E-mail及必要的联系电话)简要介绍。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或导师,要及时负责对读者的问题给予解答。
2.2  对摘要的要求  摘要内容应包括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应说明研究目的、采用的方法、研究成果及结论四个部分。中英文摘要需对应。中文摘要约25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1500个字符。请参照EI,SCI要求,避免使用“This paper,in this paper(本文)”或“I(我)”等,用词要客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修饰。
2.3  对量、单位及符号的要求  文中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GB310093~GB3102-93)。正确书写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及上下角标。
2.4  对图、照片、表的要求  文中图要直观、简明、清晰。图中的文字、符号、纵横坐标必须写清,并与正文保持一致。
图版、照片必须图像清晰,层次分明,请提供矢量图或线条图,不接收扫描图;可根据作者需要印刷彩页。
表的格式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所用文字、符号、单位要与正文一致。
图、图版、照片、表均要求提供中、英文对照的图题、表题。
2.5  对参考文献的要求  参考文献必须标全并注意引用国内外及本刊的最新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本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并参照EI,SCI要求。中文参考文献请先按下列格式完整列出其英文,然后在括号中完整注出中文。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期刊类   作者名(姓前名后,列前3名,后加“等”).引文题目 [J].期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类  作者名.书名.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类  (或会议论文集类)引文作者名.引文题目 [C]∥论文集主编名.论文集名.出版地(会址):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类  作者名.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类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 [P/文献载体标志].出版日期.
标准类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电子文献类  作者名.电子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作者(或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人,后加“等”或“et al”,书写外文作者或编者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
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为了便于文献与Science Direct链接以及论文能收进EI,请核实所注录的文献;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预印本等,一律不列入正式文献,如有必要可作注释处理,一般在当页下脚加注。

本刊联系方式: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5-0308       投稿信箱:journals@188.com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万方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