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杂志》1957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亦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50年来,《动物学杂志》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性和应用性并重的办刊宗旨。及时报道动物科学领域具有创造性和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介绍有创见的新思想、新学说、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曾经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全国优秀期刊三等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及北京市优秀期刊奖。是入围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并同时被中国各大数据库及英国《动物学记录》、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
报道范围:既有宏观生态研究,又有微观实验技术。报道层次既有科学前沿性、资料性的,也有技术性、知识性的。稿件内容涉及范围广,实用性强。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珍稀濒危动物、技术与方法、自然保护区、基础资料、研究简报和快讯、综述与进展、专题知识讲座、科技动态、新书评介等。
读者对象:动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教学、技术、管理人员及广大动物学爱好者。
论文的格式要求
题目 应言简意赅。中文题目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实词首字母大写。
作者 署名人应是对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做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章内容负责的人。作者姓名之间以2字符的空格相隔。
单位 应写作者单位的标准全称及所在地和邮编。作者单位1个以上时,以①、②、③…编码。
摘要 中文摘要放在文首。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主要数据)和结论。用第三人称叙述。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下面,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或略详于中文摘要。
关键词 一般为3~5个,中英文对应,分别列在中英文摘要下面,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间隔,英文关键词的句首字母大写。
前言 结合文献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 材料与方法应对材料的来源及方法的出处详细陈述;结果的数据要完整,微观形态的稿件应有实验照片作为依据;文字叙述要简洁明了,与图表内容相互呼应;讨论应依据前言的内容、结果的数据、现象展开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的目的。
全文书写规格 文中请使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及规范化的名词、术语。正文中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词,应先写出中文名称后,再在括号内写出英文全称和缩写词。物种名称在摘要及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附拉丁学名(种属名用斜体,属名首字母大写)。名词术语的用法文中应前后一致。
①小标题:应简短准确、层次清楚。各级标题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左顶格编排,如“1”(一级标)、“1.1”(二级标)、“1.1.1”(三级标)。
②图表:力求精选,反应同一数据的图与表不能重复。其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在文中引用处注明。线条图应用计算机绘制;照片图要求反差适中、层次清晰。显微及电镜照片,应注明长度标尺和放大倍数。
参考文献 应列出与本文直接有关的中外文主要文献。本刊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著者出版年代”制。本刊在正文中采用“著者 出版年”格式提示所引文献的出处,如(郑光美 1987,Abbot 2001);若所引文献有2名以上作者时,正文引用处以第一作者后加“等”或“et al.”字表示(Laycock et al. 1975,冯祚建等 1985);同时引用多篇文献时,以文献出版年升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且出版年相同的文献,在年代后标注a、b...,以示区别,文后的参考文献同时也相应标注a、b...。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列出前3名作者,超过3名作者时,加“,et al.”或“,等.”。国外作者姓名书写是先姓后名,名后不加缩写点,作者之间用“,”分开。文后参考文献按西文在前,中文在后的格式排列,西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首字母升序排列,中文参考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汉语拼音升序排列。具体格式如下。
期刊 作者姓名. 出版年份. 文题名. 刊名,卷(期)号:起止页码.
西文期刊文献的题名:句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或物种学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刊名用标准全称,卷期号要完整。示例:
郑光美. 1987. 黄腹角雉. 动物学杂志, 22(5): 40–43.
Wu P, Zhou K Y. 1998. General condition of systemetics study on Tesudines.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33(6): 38–45.
专著 作者. 出版年. 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 出版者, 起止页码.
西文专著文献的题名:句首字母及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示例:
孙儒泳. 1992. 动物生态学原理. 2版.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29–330.
Jiang Z G. 1997. Conservation Biology. Hangzhou: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60–164.
论文集 作者. 出版年. 题名∥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起止页码.
西文论文集文献的题名:句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或物种学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论文集名:句首字母及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示例:
陈大元. 1999. 动物显微受精与克隆研究∥中国动物学会. 中国动物科学研究.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59–64.
Yang T. 1997. On the leeches from Wuling Mountains area in south China∥Song D X. Invertebrates of Wuling Mountains Area, Southwester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395–399.
学位论文 作者. 答辩年. 题目. 保存地: 保存单位及学位论文属性(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 起止页码. 示例:
张劲硕. 2009. 蝙蝠分类的整合研究. 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30–32.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 出版年. 题名: 其他题目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更新或修改日期(可无))[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必须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和文献载体标志,题名同上述文献类型的标准。示例:
Gill F,Donsker D. 2011. IOC World Bird Names (version 2.10). [EB/OL]. [2011-10-24]. http://www.worldbirdnames.org/.
王建议. 出版时代.[EB/OL]. [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0019. htm.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磁带 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文献类型标志:普通图书 M,论文集、会议录 C,汇编 G,报纸 N,期刊 J,学位论文 D, 报告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
会议录包括座谈会、研讨会、学术年会等会议的文集;汇编包括多著者或个人著者的论文集,也可标注为M。
文献版本 不加“第”,用阿拉伯数字,如“2版”。示例:
示例1:第三版或第3版 著录为:3版
示例2:Fifth edition 著录为:5th 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