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术资讯 | 论文下载 | 新闻专栏
登陆 |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在线投稿 稿件查询 联系我们
刊名: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主办: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1552
CN:   44-1595/P
邮发代号: 82-297
复合影响因子: 1.906
综合影响因子: 1.554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创刊时间:1977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杂志投稿及征稿简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质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该刊由我国已故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国达先生于1977年创办(创刊名为《成矿研究》,1979年改为现刊名),1984年起公开发行,1989年起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刊以构造地质学和成矿学为其学术特色,系国内唯一一份重点刊载构造地质学学术论文的科技期刊,创刊30多年以来,经过陈国达主编等一大批办刊人的不断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学术特色鲜明、办刊严谨、编辑出版质量高、印装精美、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该刊以刊载国内外学者在构造地质及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推动地球科学研究、活跃学术思想、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目的。刊登内容涉及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成矿学、岩石矿物与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大陆边缘地质和石油地质等多个学科和领域。重点登载原创性和开拓性的学术论文,以及少量具有学科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评述。目前,该刊相对固定的栏目主要是:构造地质学研究、构造地质与成矿学研究、岩石大地构造与地球化学研究。
    近年来,经过该刊作者、审稿专家和编委会、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无论学术水平、还是编辑出版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国内排名稳居前茅。据有关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本刊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1.75、1.92、1.677和1.906,前3年分列全国地学科技期刊第10位、第6位和第8位(暂缺2009年排位数据)。该刊平均引文数、基金项目论文比率在广东省科技期刊中分列第2位和16位,期刊影响因子与该学科平均影响因子之比为1.838,位列广东省科技期刊第7位。
    该刊已连续3次入选2000年版、2004年版和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经成为我国中文核心期刊地球科学类的重要期刊之一。除国内的全部重点数据库与检索系统之外,该刊还先后入选美国《EI》、《CA》、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1998年、2000年分别荣获湖南省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作者投稿时,请以书面的形式申明:此稿只投给《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没有一稿两投或多投。
2 文中不得使用已经废弃的量和单位,请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最新标准执行。
3 每篇论文应依次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文章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大学请写明院或系名,所在城市名与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
    (2)首页底部标明:①是否受有关基金资助(包括项目编号);②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学位、职称、专业或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
    (3)正文;
    (4)参考文献;
    (5)与第(1)部分相对应的英文(作者姓名为汉语拼音)。
4 关于摘要,特别是英文摘要
    论文摘要,尤其是论文的英文摘要,是国际科学文献检索的首要的、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论文得以成为科学论文的必要条件,需要精心构思和认真写作。论文摘要是科学论文的梗概和缩写,应能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概括地阐明该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能够脱离全文阅读而不影响基本理解。
    本刊不要求中、英文摘要一一对应,希望英文摘要在中文摘要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篇幅,增加信息量。英文摘要的写作质量及其包含的信息量将作为本刊取舍稿件的重要依据之一。
    (1)目的:简单介绍该研究或者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即阐明该项研究的目的或撰写该文的原因。
    (2)方法:简单介绍该研究或调查等所用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样品、手段或方法、程序等,即阐明所采用的实验技术、试验方法或手段。
    (3)结果:简单阐明该研究或调查等所得出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到的结果或者所得出的效果、性能等,可分列为一、二、三等项。
    (4)结论:简单介绍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可分列为一、二、三等项。
    论文摘要字数要求在400左右,写作规范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特殊符号和公式,一般不要出现参考文献,同时应当尽量避免随意从文章中摘句或只是简单重复文章结论。
5 关于正文标题
    一级标题用1,2,3……表示,二级标题用1.1,1.2,1.3……表示,依此类推,顶格书写.
6 关于插图
    (1)文中的插图尽量提供可编辑的 *.cdr 格式的图形文件(不允许把 *.jpg 和 *.tif 格式的图件直接插入到 coreldraw 中),图件宽度通栏排图不宽于 16.5cm ,双栏排图不宽于 8cm ;如果是照片或扫描的图片要提供分辨率在 500dpi 以上的 .jpg 或 .tif 格式的图形文件(彩色格式务必选择 CMYK 四色图颜色)。
    (2) 图件要求清晰、美观,线条粗细和文字大小要合适,曲线用圆滑曲线来表示,不能出现文字压线等现象;在设定好图件宽度情况下,图中中文汉字用黑体(6~7 pt),数字和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8 pt);线条粗细上:一般线条为 0.2mm,断层等特殊线条 0.35mm。
    (3)注意图中地层、岩体等代号的大小写、上下角标、正斜体的表示。地层符号中,群用首个字母大写斜体,组用首个字母小写斜体。例:淮河群 (Pt3H);下白垩统鹅湖岭组(K1e) 。
    (4)图中应尽量避免国界问题。如果避免不了,则请作者自行送请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查,审查通过后再提交编辑部。否则,编辑部将酌情删除相关插图,直至撤稿。
    (5)图件的说明依次应包括图例说明、中文图名与相应的英文图名。方框图例符号视具体情况可放在图内,也可放在图外,但方框右侧最好用数字代表,不要将说明文字直接写在图例旁。
7 关于表格
    请尽量使用横向表格,在中文表名之下需给出相应的英文表名。附表中的测试数据要注明测试者、测试手段、测试条件、测试精度及误差范围等。注意量与单位的规范化使用。
8 关于参考文献与脚注    
    (1)本刊参考文献采用作者 - 出版年制,文内引用格式:单作者为(作者,出版年),双作者为(作者 1 和作者 2 ,出版年),三个及以上作者为(作者 1 等,出版年)。
例如以下示范的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时的格式应为:(蔡文俊, 1986 ),(舒良树和王玉净, 2003 ),(韦振权等, 2006 ), ( Maniar and Piccolli, 1989 ), (Samson et al., 2004) , ( Sylvester, 1998 ) 等。
    (2)正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与正文后注录的参考文献必须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在文中引用了的,必须在文后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反过来,在文后注录的参考文献,必须是在正文中引用过的。
    (3)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经常出错,需要作者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 中英文参考文献分开排列,中文在前,英文在后。以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或第一个英文字母为序。
② 本刊不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编排文后参考文献表。
③ 多作者时务必列出全部作者名,不能以“等”字省略。书写外文作者或编者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但不加缩写点。
④ 所有文献必须列出析出页码,专著列出出版地。
    即文后参考文献注录格式示例:
    例: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蔡文俊. 1986.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板块构造初步研究. 中国北方板块构造论文集, 第1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6.
舒良树, 王玉净. 2003. 新疆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中硅质岩的放射虫化石.地质论评, 49(4): 408-413.
韦振权, 夏斌, 张玉泉, 王冉, 杨之青, 韦栋梁. 2006. 西藏休古嘎布蛇绿岩中辉绿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0(1): 93-97.
Sylvester P J. 1998. Post-collisional strongly peraluminous granites. Lithos, 45: 29-44.
Maniar P D and Piccolli P M. 1989. Tectonic discrimination of granitoid. Geol Soc Am Bull, 101: 635-643.
Samson S D, Inglis J D, D’Lemos R S, Admou H, Blichert-Toft J and Hefferan K. 2004. Geochron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Nd-Hf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Neoproterozoic plagiogranites in the Tasriwine ophiolite, Anti-Atlas orogen, Morocco. Precam Res, 135: 133-147.
Hossack J. 1995. Geometric rules of section balancing for salt structures //Jackson M P A, Roberts D G and Snelson S (ed). Salt Tectonics: A Global Perspective. AAPG Memoir, 65: 29-40.

本刊联系方式: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5-0308       投稿信箱:journals@188.com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万方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