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杂志1989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办,主要刊登腐蚀与防护领域中原创性的研究报告、综合评述以及新工艺新技术、腐蚀失效分析、腐蚀检测仪器研制与实验设备、现场调查等技术报告;适于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全部文章均附英文摘要,图题及表题用英文标出,以飨国内外不同读者并便于检索。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是全国性核心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发行。自1989年创刊以来已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入编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并且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剑桥科学文摘》等收录。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为双月刊(单月出版),国内定价:28元/本,全年168元。邮发代号:8-64。请您在邮局《全国报刊目录》的辽宁部分查找,在邮局未订到者,可与编辑部联系补订,订单函索即寄。电汇或从邮局汇款给编辑部即可。
投稿须知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练,并注意保守机密(需提供保密证明)。基金资助的论文需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同时标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以及通讯作者的姓名和电子信箱。
2. 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摘要(中文)字数一般在 150-250 字间,内容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等;英文摘要字数在150-300个单词左右(比中文摘要内容更为详细)。关键词的个数为 3-8 个。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对照。稿件中标题不宜超过四级,分别用 1 、 2 、 3 、……; 1.1 、 1.2 、 1.3 ……; 1.1.1 、 1.1.2 、 1.1.3 ……顶格排序。研究论文以不超过 6000 字为宜,综合评论性文章不超过 15000 字。
3. 文中量、单位和符号一律按国标GB3100-3102-93 规定书写,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物理量符号一律用斜体,单位和词头用正体。图中物理量名称与单位之间用斜杠隔开,如 p / kPa , t/ ℃。
4. 文中图、表和公式通篇分别编号,图题、表题及图表中内容均以英文表述。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形式,曲线图用origin软件绘图(曲线为黑色),图和照片的宽度(包括数字和坐标名称)宜控制在 7.4cm 以下。图、表具体格式、体例请参考近期出版的《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5.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具体格式请参考近期出版的《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专著、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 [专著(M)、学位论文(D)、报告(R)] .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起始页码.
期刊:[ 序号 ]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 [J]. 刊名 , 年 , 卷 ( 期 ): 起始页码.
论文集:[ 序号 ]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 析出文献题名 [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 任选 ). 原文献题名 [C].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析出文献:起始页码.
标准:[ 序号 ]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专利:[ 序号 ] 专利所有者 . 专利题名 [P]. 专利国别 : 专利号 , 出版日期
投稿约定
(1)原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种重复投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稿件将按退稿处理,并将通知作者单位及有关期刊。作者本人的稿件今后将不被录用。
(2)稿件审查结果在三个月内通知作者 , 在此其间 , 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退稿,请通知编辑部后,再进行处理。编辑部决定录用稿件后 , 将及时通知作者。
(3)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若超过稿件修改时限30日,编辑部将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为投稿日期;超过30日,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出退稿处理。
(4)文责自负, 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技术性、文字性修改 , 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
(5)论文发表后 , 作者须签署“著作权转让声明书,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包括上网的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