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术资讯 | 论文下载 | 新闻专栏
登陆 |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在线投稿 稿件查询 联系我们
刊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主办:  复旦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上海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0289
CN:   31-1142/C
邮发代号: 4-246
复合影响因子: 1.338
综合影响因子: 0.662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时间:193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及征稿简则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35年6月,由复旦大学出版委员会编辑发行,是我国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创刊初期刊发的文章包括学术论文与文艺作品两类,以后又分别出版“文史哲号”、“科学号”等。1945年后停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于1954年8月成立“复旦大学学报编委会”,1955年重新正式出版《复旦大学学报》,内容分别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1966年停刊。1978年8 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同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并公开发行。学报自复刊以来,积极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推动复旦师生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服务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报贯彻党的“双百”方针,为繁荣我国的学术探讨而努力。学报鼓励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经常发表具有新鲜见解、材料、方法的学术论文;注意评述社会科学的新发展、介绍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新成就,还十分重视对国内学派和国外思潮、流派的评价工作,因而常以其新颖的内容而吸引广大读者。学报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思路开阔,具有一定的深度,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复旦学报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也是全国首家成功创办英文刊的高校文科学报。坚持正确办刊方向,遵循基本学术规范,近年来推出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代表作,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根据有关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复旦学报均在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和高校文科学报中名列前茅。
    (1)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中国社科院)提供的数据,经专家评审和对相关数据“综合值”作系数加权运算后,在全国81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名列第7位(在高校学报中位居第4);在具备“高被引频次”的全国152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名列第10位(在高校学报中位居第4)。在全国“综合性学报1995-2006年全部转摘量排序表”中,复旦学报位居第5位。
    (2)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来源期刊目录》(南京大学)的数据,在入选的70家“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中,复旦学报名列第3位。
    (3)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北京大学)提供的数据,在全国121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复旦学报名列第9位(在高校学报中位居第4)。
    (4)按200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率)的排名,在全国高校学报中,复旦学报在“全文转载率”中排第1名,在“全文转载量”中排第2名。
    (5)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刊信息检索中心公布的数据,2009年、2010年复旦学报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上被转载文章的数量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分别排第2位、第4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被评为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入选国家新闻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科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南京大学CSSCI)等收入为核心期刊,2007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009年入选“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全国高校学报仅四家入选),2012年成为首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学术期刊。

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一、来稿以12,000字左右为宜,文章摘要、关键词以及文章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工作单位须同时译成英文。
    二、作者简介包括以下内容:姓名、单位全称、职称(或学位)。
    三、来稿摘要约200字左右,摘要应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附关键词3—5个。
    四、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文章应注明详细的“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具体的“项目批准号”。
    五、本刊在文献引证体例方面,均统一采用页下注释的方式,即无论是诠释性的注解,还是单纯的引用文献,在正文中用①、②、③、④……,标于需注释文字最后一字或标点的右上角,并在相关页码用页下注释的方式以与正文中相同的注号引导注文。
    示例:
    ① 洪远朋、卢志强、陈波著:《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② 安雅·谢芙琳、埃默·贝赛特编著,李良荣审译:《全球化视界:财经传媒报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③ 吴艳红:《明代流刑考》,《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④ 朱汉国:《民国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动》,《光明日报》1997年6月17日,第4版。
    ⑤ 管志道:《答屠仪部赤水丈书》,《续问辨牍》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73页。
    引证外文文献的标注项目和顺序与中文相同:
    ① 著作:Frank R.Wilson, THE Hand: How Its Use Shapes the Brain, Language, and Human Culture (New York:Pantheon, 1998)32.
    ② 杂志:Janice P. Kelly, “Submarine Claustrophobia,” Today’s Navy 14.4(1979):14-26.
    ③ 报纸:Pratap Bhanu Mehta, “Exploding Myths,” New Republic 6 June 1998: D2.
    (作者若对编排规范有不明之处,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六、本刊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和相关数字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即按GB/T15835-1995《标点符号用法》及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
    七、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凡惠赐本刊的稿件经编辑部初审合格,将隐去作者姓名、职务、服务机构等个人资讯,提交本刊聘请的评审专家评审。敬请作者行文时注意,应避免出现透露作者个人资讯的词语。
    八、来稿请务必符合以上格式。对必须使用的古文繁体字、生僻字一定要正确、清楚。
    九、来稿请直接寄给编辑部收,请勿寄个人。作者2个月后未收到录用通知,可对稿件作另行处理。
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十、本刊在不违背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不同意者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
    十一、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万方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