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油交接工作是原油计量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原油计量是否准确,原油产量是否能客观体现。通过分析准东采油厂沙南联合站和北三台联合站原油交接过程中温度(室温、罐温、温度变化)、含水率、油位、视密度、放水量等因素对交油量的影响,总结出影响大罐交油量的规律,为规范交油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大罐交油 温度 液位 含水 影响因素
1 引言
原油是油田的主要产品。从各个单井生产的原油,通过井网管线进入计量站,再由各计量站通过站间管线进入联合站。原油在联合站经过处理合格后,实际产量只有通过交油后才能得到体现,交油工作的好坏对核实产量影响很大,如在2000m3的大罐,量油误差1公分,核实产量就偏差1.67t,日产水平5吨以上的井就属于高产井。若交油上亏2-3cm原油,就相当于少了一口高产井。因此,切实做好原油交接工作,做到交油不亏,真实反映原油实际产量,,才能将原油产量真实客观的体现出来。
2 交油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分析
2.1 高温交油和低温交油的对比分析
(1)室温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视温降低0.5℃,即25.5℃
表1 室温对交油量的影响
室温影响
|
26℃
|
25.5℃
|
交油内容
|
前油位
|
后油位
|
前油位
|
后油位
|
油位高度
|
9.4
|
0.7
|
9.4
|
0.7
|
体积(M3)
|
1807.218
1809.849
|
132.622
132.76
|
1807.218
1809.849
|
132.622
132.76
|
罐内油温(℃)
|
48
|
48
|
视密度(PT)
|
0.873
|
0.873
|
室内油温(℃)
|
26
|
25.5
|
标准密度(P20)
|
0.8771
|
0.8767
|
VCF20
|
0.977555
|
0.977535
|
标准体积(M3)
|
1769.227
|
129.78
|
1769.191
|
129.778
|
油品毛重(T)
|
1549.843
|
113.688
|
1549.104
|
113.633
|
含水率(%)
|
0.2
|
0.2
|
含水量(T)
|
3.1
|
0.227
|
3.098
|
0.227
|
纯油量(T)
|
1546.743
|
113.461
|
1545.006
|
113.406
|
实交毛油量(T)
|
1436.155
|
1435.471
|
实交纯油量(T)
|
1433.282
|
1432.6
|
实交水量(T)
|
2.873
|
2.873
|
Δ值
|
Δ=1.001008
|
Δ=1.001008
|
G=1432.600 t
|
差值1433.282-1432.600=0.682t
|
G=1432.600t
差值=1433.282-1432.600=0.682t
视温每降低(或升高0.5℃),每交一罐油油量就增(或减)0.682t,按每月交10罐原油计算,一个月就增减6.82t,一年就增减81.84t。
(2)罐温的影响
罐温增加0.5℃,即48.5℃,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代入公式计算:
G=1432.722t
差值=1433.282-1432.722=0.560t
罐温增加(或降低)0.5℃,每交一罐油量就减少(或增)0.560t,按每月交10罐原油计算,一个月就减少(或增)5.60,一年就减少(或增)67.2t。
(3)实施降温前后,大罐每m油量的变化情况
以下图表是原油实施降温措施后,大罐每m油量的变化情况

图1 降温前后大罐每m油量对比柱状图
从以上数据看出,实施降温后,交油温度每降低5℃,大罐每m油量会平均增加1.303t。
2.2 同一罐油含水率高低对交油量的对比分析
含水率上升0.025%(接收器每一刻度值为0.025%),在其它数据不变的情况下,交油量的对比分析:
表3 含水率对交油量的影响
含水影响
|
0.200%
|
0.225%
|
交油内容
|
前油位
|
后油位
|
前油位
|
后油位
|
油位高度
|
9.40
|
0.70
|
9.40
|
0.70
|
体积(M3)
|
1807.218
1809.849
|
132.622
132.760
|
1807.218
1809.849
|
132.622
132.760
|
罐内油温(℃)
|
48
|
48.5
|
视密度(PT)
|
0.8730
|
0.8730
|
室内油温(℃)
|
26
|
26
|
标准密度(P20)
|
0.8771
|
0.8771
|
VCF20
|
0.977555
|
0.977555
|
标准体积(M3)
|
1769.227
|
129.780
|
1769.227
|
129.780
|
油品毛重(T)
|
1549.843
|
113.688
|
1549.843
|
113.688
|
含水率(%)
|
0.200
|
0.225
|
含水量(T)
|
3.100
|
0.227
|
3.487
|
0.256
|
纯油量(T)
|
1546.743
|
113.461
|
1546.356
|
113.432
|
实交毛油量(T)
|
1436.155
|
1436.155
|
实交纯油量(T)
|
1433.282
|
1432.924
|
实交水量(T)
|
2.873
|
3.231
|
Δ值
|
Δ=1.001008
|
Δ=1.001008
|
G=1432.924t
|
差值1433.282-1432.924=0.358t
|
G=1432.924t
差值=1433.282-1432.924=0.358t
交一罐油,含水率增加(减少)0.025%,油量就减少(或增加)0.358t,按每月交10罐原油计算,一个月就增减3.58t,一年就增减42.96t。
2.3 大罐交油放水量多少对交油量的分析对比
通过取样分析、净化油罐在同一油罐的不同层位处,多次进行了取样、化验并得到了以下数据:
上、中、底层油位于上、中、出口液面处油位对比

图1 大罐放水前后不同层位含水变化图
明显看出在放水前和放水后上层、中层、底层样的含水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层位越高,含水降低幅度越大。
放水前和放水后在1/6、1/2、5/6的含水中也可看出有明显变化,层位越高,含水降低幅度越大。
3 结论
油位、密度、视温、罐温、含水率及两种不同方法取样都于交接油有直接关系,是影响交油量的主要因素。
通过分析原油交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可得出以下结论(原油视密度为:0.8730g/cm3):
(1)每±0.01m的量油误差可造成每罐±1.661t油量增减,每月±16.61t,每年±199.32t。
(2)每±0.0001g/cm3的视密度的误差可造成每罐油±0.873t的油量增减,每月±8.73t,每年±104.760t。
(3)视温的测量误差每上升或下降0.5℃,将造成每罐油0.682t的油量增减,每月±6.820t,每年±81.84t。
(4)罐温的测量误差在±0.5℃,可造成每罐油±0.56t的油量增减,每月±5.62t,每年±67.20t。
(5)含水率测定误差上升或下降0.025%,将造成每罐油0.358t的油量增减,每月±3.58t,每年±42.96t。
(6)采用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用1/6、1/2、5/6与采取1/6、1/2、出口液面取样法对比,每罐油量增减±0.719t,每月±7.19t,每年±86.28t。
4 结语
(1)及时对交油工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提高交油人员技术素质,保证持证上岗。同时加强交油职工工作责任心,做好交油工作。
(2)对计量仪器及大罐,按国家计量部门规定的检定规程进行申请检定。网址:http://www.cnkikbs.com
(3)调整好破乳剂的配比浓度,控制好原油处理系统的出口温度,保证原油处理系统的工况正常运行。
(4)在的交油协议协商过程中应采用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中1/6、1/2、5/6的取样方法,保证交油质量,做到交油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