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干热河谷地区刺桐育苗及造林技术 |
时间:2013-9-30 14:41:49 来源: 点击:1736 |
|
摘要:为了探索干热河谷地区的造林,作者在土城镇栽培管理刺桐5年,探索出了刺桐的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
关键词:干热河谷;造林技术;树种选择
Seedling Growing and Forestation Techniques of Erythrina indica in Dry and Hot River-valley Regions
MuXiaoQing
(Xishui County Forestry Bureau, Xishui, Guizhou, 564600)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forestation in dry and hot river-valley regions, the author has planted and managed Erythrina indica at Tucheng Town for 5 years. The experiments discovered seedling growing and forestation techniques of Erythrina indica.Key words: dry and hot river-valley regions; forestation technique; choice of tree species
刺桐为豆科刺桐属落叶乔木,原产亚洲热带,中国华南地区及四川栽培较广,树木高大挺拔,枝叶茂盛,刺桐萌发力强,生长快,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适合于土壤瘠薄、气候炎热干燥的干热河谷地区的荒山荒坡造林,刺桐木材白色而质地轻软,可制造木屐或玩具【1】。
作者在土城栽培管理刺桐5年,培育出优质刺桐苗木50万株,参与栽培管理刺桐5000亩。
1、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选择在习水县赤水河谷地区的土城镇,海拔300-500米,成土母岩为紫色砂页岩,土壤为紫色土、黄壤。年平均气温18.2度,年均降水量776mm【2】。
2、苗木培育
育苗地要选肥沃、湿润、排灌水良好的地块。苗圃地要整平、整细。
刺桐繁殖一般采用扦插育苗。插穗应选用1-2年生苗干作种条,种条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好,插穗在长度一般0.2米左右【3】。
剪切好的插穗,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浸泡,浸水时间以24小时为宜,或在扦插前,用萘乙酸药、高锰酸钾等药物处理。
扦插时间应选在1-2月份,适时扦插对提高成活率有好处。
插穗直插于苗床,扦插后立即灌水,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使插穗有充足的水分吸收。 刺桐扦插密度一般为每亩4000株左右。
刺桐插穗萌芽后,初期靠插穗本身所含的养分和下切口从土壤吸取的水分维持生命和生长。进入生根期后,幼苗顶端长出嫩叶,苗木才开始了真正的生长,这一段时间的管理关键是保证水分供应。
在6至7月份应进行追肥和除草。
3、刺桐造林
造林地选择:刺桐耐旱耐瘠薄,因此对造林地选择严,在我县一般造林地选在海拔不能高于500米的河谷地带。
整地:一般采用鱼鳞状整地,按株行距3×3米进行打窝,窝的规格一般为60×60×40㎝。
栽植时间:在土城,冬季不会下雨,因此,造林时间应选择在3月中旬,栽植后短时间就有春雨,便于苗木的成活。
苗木栽植:刺桐栽植时,应将苗木栽紧栽实,做到苗正根舒。
植后管理:刺桐栽植后,应加强看管,禁止牛羊等进入造林地破坏苗木。
4、讨论
干热河谷地区雨水少,土壤瘠薄,造林难度极大,因此,干热河谷地区植被少,生态脆弱。要想恢复改地区生态,一般选择封山育林,但见效慢。为此,通过在8年来在土城镇栽植树种作对照,筛选出刺桐树种,作为我县干热河谷地区造林的首选树种。在土城,栽植过刺槐,成活率不足5%;栽植柏木,成活率不到20%;栽植过撑绿竹,虽然成活率达到95%,但由于水肥条件制约,撑绿竹长势弱,为此病虫害特别严重,栽植失败。经过3年失败后,选择栽植刺桐树种,目前长势良好,已经郁闭成林。因此,建议干热河谷地区在经后造林中,尽量选择刺桐树种。
参考文献:
吴征镒等.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网址:http://www.cnkikbs.com
习水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习水县气象局.习水县农业气候区划.1984年.
黄云鹏.林木栽培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 |
 |
|
|
 |
|
栏目列表 |
|
 |
推荐内容 |
|
 |
热点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