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高寒地区深冬辣椒套豇豆定植后的管理技术要点 |
时间:2013-9-30 14:46:04 来源: 点击:1604 |
|
辣椒套豇豆种植不仅可增加亩产量,提高温室经济效益而且在高温季节豇豆可起到遮阴作用,降低地温,保护辣椒根系,使植株不因高温而过早衰退,而且可防止辣椒日灼病。
乐都县保护地主栽品种为乐都长辣椒,其特性皮薄肉厚,辣味适中,味香口感好,个体长大,营养丰富一般亩产4000公斤左右。
豇豆我县种植主要品种有:台湾特长春秋冠军、头王特长贰号。是高产、早熟、抗病、耐高温、耐老化、耐贮运、纤维含量少,商品性极佳的品种,
一、定植
(一)整地施肥与作畦:深耕晒土后,有土传病害的田块需提前7-15天盖膜,高温消毒一星期,每亩按5000kg农家肥和150-200kg油渣的水平施足底肥。先把2/3的农家肥全面撒施,经过浅耕使肥料和土壤混匀;其余1/3农家肥和油渣按1.2m的垅距在定植部位开沟集中深施,再从两沟中间向两边分土,做成上宽70-75cm,高15cm的高垅,而后在垅边开两行浅沟,相距50cm,提前浇足底水,经过1-2天哂沟使地温回升后定植。
(二)定植密度:当室内最低气温达8℃,10厘米地温达12-15℃,并稳定一周便可辣椒定植。节能日光温室冬季栽培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采用高垄栽培,做高垄后要在两垄间留出浅沟,以便进行“膜下浇水”。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35厘米。
(三)定植方法:
1、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时到下午时定植最好。在预先浇好底水的浅沟中按株距成“丁字头”挖穴安苗,深度与畦面相平,株间点施磷酸二铵,每亩30kg,浇透扎根水,待水渗下后从垅中间取土封沟,使垅面两行辣苗之间形成一道浅沟,便于以后在膜下灌水。
2、豇豆采用直播法,待辣椒定植后进行点播,一般每垄2—3株。
二、定植后的管理
(一)温度管理:定植后为了促进缓苗要保护高温高湿环境,白天不透风并适当提早盖帘时间,把室温提高到28-30℃,以利蓄热。但是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否则会对对座果和果实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夜间温度的掌握,自盖帘以后到夜间22点,根据具体情况由23-20℃逐渐降到18℃左右,以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至次日揭帘时最低温度以15℃为限,有时可能出现短暂10℃左右的低温。
12月到次年3月份,光照时间短,积温困难,而大苗大秧需积温又高,可采用少放风或不放风,补充二氧化碳的办法,积累地温,同时后墙加褂反光膜,前坡面晚间(最冷时)多加一层草帘或在棚内生火加温。
随着天气转暖,逐渐加大通风量,单靠顶部通风不能解决问题就放底风。到露地栽培定植期可不再盖帘。
(二)追肥和浇水
1、追肥:施肥原则 是重施底肥,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前期侧重氮肥,盛果期增施磷钾肥。苗期需肥量不大,主要集中在结果期。门椒座果采收之前,不仅植株不断增长,而且第二、三层果实(对椒和四门斗也在膨大生长,上面陆续开花座果,这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当门椒长到3cm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此后根据情况每浇2-3水就追一次肥,以满足结果时的营养供应。并从初花期到盛果后期间隔15-20天交替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复绿灵500倍液等叶面肥。
2、浇水:定植前坐底水,定植时浇缓苗水,随后每天在叶面喷雾可加快缓苗,初冬定植时,底墒好的缓苗可不浇水,直接进行蹲苗;根据生长和天气变化,采取小水勤浇的方法进行浇水。辣椒不宜大水漫灌和旱涝不均。过度干旱骤然浇水会发生落花、落果和落叶。要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当的湿润状态,造成一个既不缺水,又疏松通气的土壤环境才适合辣椒的生长发育。
3、豇豆田间管理 苗期控制水肥严防徒长,开花初期不要浇水,结荚后再浇,防止旺长,在结荚期要保证供水充分,重施追肥,苗长到30厘米高时要及时搭架引蔓或吊蔓,减少豆荚与叶面的接触,减轻病虫害发生。引蔓易在晴天10:00点后进行,第一花序下的侧蔓侧芽要全部摘去,主蔓长到架顶时摘心,中部的侧芽可在结荚后进行摘心,及时除去老、残、病叶。
三、采收网址:http://www.cnkikbs.com
(一)、辣椒及时采收,不宜过晚。但要求果实充分膨大,果肉变硬,果皮发亮,采收后及时装箱防止践踏毁损地膜,并用薄膜包裹,确保产量和品质
(二)、豇豆采收,一般在花后10-20天豆粒略显时,抓紧采摘,防止已长成的商品果荚对其他小果荚以及植株的影响,初期每5-6天收一次,盛期3天左右收1次。豇豆每个花序有2-3对以上花芽,采收时不要损伤花序上其他花蕾,更不能连花一起摘下,以便以后继续开花结荚,果荚大小不等,必须分次摘取,方法是在嫩荚基部1厘米处掐断或剪断。
四、病虫害防治
目前我县辣椒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白粉病、立枯病病毒病、灰霉和蚜虫等。辣椒病害防治 :
l.猝倒病 此病可危害幼苗根颈部而引起猝死。用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隔5~7天交替使用1次,连续均匀喷洒2~3次。
2.立枯病 此病因危害幼株根颈部而造成死苗。用70%敌克松800倍或10%立枯灵500倍喷雾,隔7~10天喷1次,轮换用药2~3次。
3.病毒病 在病发初期,用28%病毒灵胶悬剂500倍液喷治,还可选用20%病毒A粉4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隔7~10天交替喷治1次,连续用药2~3次。
4.灰霉病 在发病初期每亩每次用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33~50g (有效成分16.5~25g),稀释成1500~30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可湿粉500~600倍液防治,喷药1~2次,间隔 7~15d。也可燃放30%百菌清烟剂每亩用量500克。
5.白粉病 此病发生危害较严重。喷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间隔7~10天均匀喷治1次,交替用药2~3次。
6、白粉虱和蚜虫 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喷雾,或者选用10%吡虫啉(蚜虱净)可湿粉3000倍,间隔7~10天交替或混配喷治1次,视虫情连续用药3次。
7、红蜘蛛 在叶片被害初期,及时喷用阿维菌素4000-6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喷雾。间隔5~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以上。
豇豆病虫害防治: 要及时清除病株,对病株病叶要深埋或烧毁。病虫害主要有豆野螟、红蜘蛛、蚜虫,豆象等, 药物防治可结合辣椒病虫害防治一并进行。 |
 |
|
|
 |
|
栏目列表 |
|
 |
推荐内容 |
|
 |
热点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