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大全 学术资讯 下载中心 新闻专栏 稿件查询 在线投稿 客服中心
 新闻专栏

一线城市“积分入户”仍不易广州每年3000个指标

时间:2013-10-11 16:12:08 来源:  点击:146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实现翻番,人员流动频率加快。但是,附着在户口之上的差距,特别是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的福利待遇的差距,并未根本改变。最近,有关部门透露,广东试点的积分入户政策有望在更大范围推行,引起广泛关注。

  ——编者

  对于珠三角3000万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市民化绝不是将外地户口转换成本地户口那样简单,还涉及城市容量、社会保障、城市公共设施及功能配套等方方面面。如何循序渐进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广东珠三角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积分入户”制度,一度被誉为突破“外来工当地入户瓶颈”的重要举措。

  一个城市4年“积分入户”1万人

  国庆长假结束,中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上上下下又忙开了,2014年度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积分制入学”、“积分制分配保障房”等诸多工作将立即启动,这对他们来说是项无比繁复与细致的工作。

  中山市是全国“积分制入户”措施的发源地,也是广东循序渐进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的一块试验地。2010年1月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启动,接受全市165万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入学申请,最初计划每年拿出3000个入户指标和相当数量的入学指标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从2013年开始,入户指标增加到3600个,外来工保障房也纳入“积分制”范畴。

  中山市流管办主任陈惠超介绍说,“积分制”入户政策,起源之一是“百佳外来务工人员”评选,从2007年开始,中山市就开始了“外来工入户中山”的探索,当时是实验以评选“百佳外来务工人员”方式探讨外来工入户中山的可行性,被评为“百佳”的外来务工人员可选择自愿加入中山户籍。“积分制”实施以后,入户不再仅仅局限在对优秀外来工的奖励,而旨在建立一个公平的户口机制,以积分排名的方式为外来流动人员安排一定数量的入户指标。

  记者打开新修订的《中山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积分制管理制包括基础分、附加分和扣减分三部分。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得分,以往仅有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加分,现在由企业评定的相当岗位等级技术技能也可加分。起初高中学历加15分,大专学历加55分,本科加80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加100分,现在又增加了高级技工、事业单位工勤技术工岗位三级、专业技术资格初级加分70分;技师、事业单位工勤技术工岗位二级、专业技术资格中级为90分;高级技师、事业单位工勤技术工岗位一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为110分等。另外:附加分包括急需人才加50分,见义勇为加10—50分,个人信用加5分……整个指标体系向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倾斜;在扣减分方面,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一次减200分……也就是说,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些方面有了“记录”,入户基本没希望。

  中山四个年度共给予10765名流动人员积分入户中山资格。目前,珠三角9市均已出台积分制入户、入学管理办法,其中外来人口庞大的深圳、东莞每年积分入户无入户指标数量限制,其余各市每年解决1800名至3000名入户指标不等。

  对照积分表,想尽一切办法落户

  “得到通知时几乎不敢相信。”谢红芬2010年通过中山“积分制入户”政策取得了中山市户籍,更是全国“积分制入户”的第一人。现在想起那一刻,她都觉得格外幸福。

  来自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农村的谢红芬毕业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她来广东打工。一开始她只抱着一种“飘”的心态,不敢奢望在异乡取得户口。但当谢红芬在中山结婚生子后,烦恼就接踵而至,儿子没法在中山落户。2004年之前中山市曾有过“买房落户”的政策,但当时他们夫妇没有积蓄无力买房。等到2007年小夫妻凑足了首期买到一套二手房时,中山市“买房入户”政策已经取消多年;儿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户口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上学成了大难题。正在此时中山公布“积分制入户”政策,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结果以122的积分顺利入户。

  与谢红芬相比,来自湖南常德的揭红云就没那么幸运,同样是为了子女读书燃起的“入户”愿望,她三次申请才最终取得入户资格。

  只有普通中专学历的揭红云受积分规则的制约,学历的“短板”让她在“积分制入户”过程中处在不利的位置,在中山,中专学历一项职能加15分基本分,与本科毕业加80分相比,这个差距挺大。揭红云翻出她所有的能够加分的证件,细细抠所有加分的小项,但第一次申请积分制入户登记,最后确认她的积分只有97分,与那些190分高分的“优等生”相比,揭红云相差太远。当时她想到放弃,因为她认为这样的“积分”制度对普通的“低分”一族似乎没有意义,直到有人点拨她,“技校学习履历、参加义工、做志愿者、甚至义务献血同样获得加分”。她恍然大悟,由此对自己更“狠”。她对照积分表各项加分小项, 只要有可能,她就一定努力争取。而这一切,关键是为了孩子,为了不让下一代再受户籍之累。目前她已经成为当地社会工作的积极分子,中山市成立消防志愿者队伍,她积极参加并成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这让揭红云的“积分”节节看涨。历经三次申请,2012年,揭红云终于取得足够积分,成功入户中山市。

  尽管过程艰辛,但揭红云庆幸,积分入户总算是在户籍方面“开了一扇门”,即使这扇门开得还不大。

  一线城市“积分入户”仍不易

  在广州市著名的“城中村”猎德,来自四川的汪玲在此租了一套房子办起了她的个人工作室,她依靠中医针灸技术在这个城市艰难的站稳了脚跟,但没有户口,她没有社保,连买房、买车的资格也没有。因为广州实施购房和汽车“限购”、“限牌”政策,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的她无法证明她与这个城市的关系,所以处处受到限制。她格外渴望获得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的资格。

  然而广州的积分制入户让她失望了,广州外来人口规模达到700万,每年3000入户指标,要轮多少年才能轮到她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东省流动人口目前已达3667万,是全国流动人口第一大省,以目前广东最大限度每年“积分制入户”20万计算,要完成外来人口城市化、本地化不知要多少年。且从总体来看,目前广东各地“积分制”入户的特点是指标体系充分指向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尽管各地细则为一些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留有加分通道,但整体而言普通外来务工人员在加分体系中缺乏竞争力,其中尤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相对来说,珠三角二线城市为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留有的空间更大一些,珠三角之外的一些地市“积分制入户”更为宽松,但这并非外来人员主要聚集地。

  在珠三角,经济实力直接决定了“积分值”解决外来工入户的进度与成效。中山市测算,每增加一个外来工入户,财政将需每年多支出1万元,用于新入户人的社保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相关开支,这还不包括城市容量增加后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积分制入户”的推行,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解决了有限公共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并不是敞开来让大量的人拥有户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梓桢认为,一个城市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总体上是有限的,在各地教育、社保、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依然存在行政区划分割的情况下,户籍改革只能慢慢来。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则认为,下一步珠三角应该逐步改革公共服务与户口挂钩的模式,摆脱以户口为标准享受公共服务的束缚,让外来务工人员也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各项公共服务及社会福利,届时入户的压力将会得到有效削减。

 

栏目列表
医药卫生 人文社科
农业科学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推荐内容
L波段大功率放大组件的设计
基于QC工具的微波组件故障分析与定
论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及其控制
波控系统的自动测试设计及实现
一种低成本便携式脉冲幅度测量装置
一种多通道对海观测SAR接收与信号
S波段连续波LDMOS功放的设计
C波段有源变频芯片设计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
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
热点内容
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初选阶段的质量要求
数字出版的影响
关于重申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
齿缘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养殖技术
SCI的选刊
稿件多少字为宜? 如何联系你们?如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学术论文在质而不在量
黄瓜穴盘育苗技术
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学术期刊的定位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