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关于东营市财政支持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
时间:2014-1-12 17:10:57 来源: 点击:1786 |
|
近年来,东营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这一目标,加大林业产业化资金投入,把培育森林资源作为重要基础,把培植林业龙头企业作为重要举措,把提升林业产业素质作为重要支点,把兴林富民作为根本宗旨,不断开拓创新,林业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形成了生态和产业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林业建设进入了“生态明显改善、产业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东营市财政不断加大对林业建设扶持力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意见》、《林业产业市级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多个鼓励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或办法,逐步把林业产业发展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全市各级大胆创新林业产业化经营体制,以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构建林业龙头企业集群,完善中介组织服务网络,实现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为主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的“五位一体”林业产业化扶持模式。一是扶持造林绿化及生态林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东营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55亿元,大力发展以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为主要内容的“三网绿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林场,带动了全市生态造林和种苗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大力扶持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业,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林下种养逐步形成规模,极大提高了林地的综合经营效益,促进了广大林农增收致富。二是扶持林果产业基地建设。
(二)创新林业产业市场化扶持机制,增加林业产业发展活力。一是财政支农资金重点向林业产业园区倾斜,打造产业化聚集区。2012年以来,东营市级财政支农资金重点向产业园区建设倾斜,通过产业园区发展带动全市林业产业发展,打造林业产业聚集区,力求重点突破,以重点带动全局。
二、存在的问题
(一)从林业产业发展层次角度看,林业产业基础依然薄弱,林业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依然偏低。目前,东营市林产品加工总体水平较低,除华泰集团、正和木业、黄河口家具、凤凰制药等企业外,其余大多数工厂规模小、产品档次低、资源消耗大,高新技术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林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不高。从产业数据统计结果看,东营市林业第三产业虽然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高,但总量小,其所占比例依然较低。据统计,东营市2012年林业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4%,而2012年东营市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为25.7%。
(二)从财政投入角度看,财政投入力度仍不够大,政策扶持范围仍偏小。目前东营市各级财政支持林业产业主要采取两种扶持方式,一种是林业企业贷款贴息方式,一种是以奖代补或者补助方式,扶持方式较为单一。林业企业贷款贴息,贴息额度仅为3%,难以充分发挥财政引导带动林业企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奖代补形式或者补助形式资金数额偏少,往往一个企业自筹资金投入上千万元或者数千万元,各级财政仅补助几十万元。
(三)从社会资金投入角度看,林业产业融资难,融资规模小。据统计,东营市各类金融机构对林业龙头企业发放各类贷款逾10亿元。从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看,主要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占70%以上,小额贷款公司放贷占5%左右,其它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放贷。目前,地方性银行、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和担保机构尚未对全市合作组织发放贷款或进行风险投资。林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规模小问题十分突出。
(四)从林业产业现状分析,林业产业发展层次仍然偏低。一是林业资源总量偏少,结构不尽合理,林业龙头企业原料供应不足。二是林业产业链条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加工企业与林农没有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龙头企业的拉动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加工企业缺乏稳定可靠的原料林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三是林业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四是林业产业发展缺乏综合性扶持政策。林业产业是弱质产业,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目前,国家专门针对林业产业发展的税收、土地、融资等方面扶持政策尚未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大多是参照农业产业发展出台的,由于林业产业自身发展的特点,造成政策落实上难以完全到位,融资难度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林业投入力度,扩大扶持范围。一是逐步扩大财政对林业产业的扶持范围。在加大对种苗花卉、林果产业、林下经济、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产业财政扶持力度的基础上,逐步对植桑养蚕业桑园建设、蚕种购买等环节进行扶持,对速生丰产林营造、抚育等环节进行补助。二是建立林业中小企业、合作组织联保机制,提高获取金融机构贷款的能力,多方吸引社会投入。
(二)实施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以《东营市委、市政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为依据,突出抓好林业产业发展的三个重点。即突出抓好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及种苗花卉等经济项目,形成一批高效林果、种苗生产基地;突出抓好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扶持林业产业优势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人造板、木浆造纸、非木质林产品加工等加工业;突出抓好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森林旅游业,培育一批新型生态旅游景区,推进森林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三)培育林业产品品牌,提高林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一是激励争创优势林产品品牌。对在东营市境内依法注册登记,并被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认定的林产品及其企业,政府给予奖励;二是组织好林产品品牌评选。开展林产品品牌评比活动,全力打造东营林业名牌产品,提升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三是扶持林产品品牌发展。通过参加各种林产品交易会、林博会等大型展会,积极宣传推介东营市的林产品品牌,发挥品牌的拉动、示范作用。
(四)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扶持以木材加工、经济林果品种植加工、苗木花卉种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为主体,对基地、农户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带动作用的林业加工龙头企业。一是落实好现有的林业扶持奖励和贴息政策,鼓励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二是建立重点林业企业联系制度,加强与林业龙头企业的联系,搞好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有利于林业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
 |
|
|
 |
|
栏目列表 |
|
 |
推荐内容 |
|
 |
热点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