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大全 学术资讯 下载中心 新闻专栏 稿件查询 在线投稿 客服中心
 论文下载

馆藏《李太白文集》三十卷版本考

时间:2013-8-14 12:31:31 来源:  点击:2265

[摘要]文章通过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一部《李太白文集》三十卷的详细考辨,并与另外一部馆藏缪氏《李太白文集》的比较鉴别,进而分析确定这两部馆藏《李》集之版本差别及源流。

[关键词]李太白文集  缪氏  缪曰芑

[分类号]G256

A "Collected Works of Lee Taibai" version

Xuxue(Department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Library books 150,025)

Abstract: article by a "Collected Works of Lee Taibai" Detailed Study, and with another one, "Lee Taibai Collection" Comparison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n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is, "Lee" Set version of the origins.

Key words: Lee Taibai Collected Works Miaoshi MiaoYueQi

CLC number:G256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一部三十卷本《李太白文集》。因这部书前后均无能够标示版刻内容的信息,我们需要对这部书的版刻年代做一个考订。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3)。李白一生,正当唐代经济文化繁荣,呈现盛世景象。诗歌作为当时最发达的文学形式,李白便是这一时期众多诗人中最伟大的一个,他的诗歌影响了他同时代以及以后的历代诗人。

    由于李白及其作品的影响,历来编辑李白集的人很多,李白生前曾托友人魏灏编《李翰林集》两卷,惜经离乱,章句散佚殆尽。李白将终,取草稿手授于其族叔李阳冰,俾令为序。李白去世后,李阳冰又收集时人所传录,辑成《草堂集》十卷,惜已不传。到宋初有乐史编《李翰林集》二十卷,别集十卷,题曰《李翰林别集》。宋咸淳刻三十卷本,即源出此本。至北宋英宗时,常山宋敏求据上述各集,又广求文献,编成《李太白文集》三十卷,于元丰三年晏知止(字处善)命毛渐刻于苏州,是为李集最早刻本,也称苏州本。后据苏本翻刻者有蜀刻本,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别有蜀刻大小二本,卷数亦同(与苏本同).今存宋蜀刻本两种,均源于苏本:一为足本,现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即清末陆心源皕宋楼旧藏),又称宋乙本;一为残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又称宋甲本。蜀本为李集现存最早的版本。

哈尔滨师范大学馆藏这部《李太白文集》为三十卷,十二册,重新分订为四册。其中,卷二十一至二十三缺失。此本每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版框17.7*11.2cm;字体古朴厚重,笔划硬朗,有颜柳之风。刀法稳健流畅,纸白墨润,版式风格为宋版风貌。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版式相同。因宋本卷一《草堂集序》中“然自穷蝉至舜七世为庶”,而在馆藏此本中则为“五世为庶”,可知非是同一书版印本。

馆藏此本无书名页,扉页内侧有墨题“云林居士一笑,吴人周砥再拜蕳”两行字。元代四大画家之一倪瓒(13011306——1374),字元镇,号云林,被称为云林居士。周砥,约公元1367年前后在世,字履道,号东皋,别号匊溜生,姑苏(今苏州)人,工诗文书画,行草效法苏轼书甚工。与元四家颇有渊源。而观书中所题字,确有苏轼书风。但因所题书页为书衣内衬页,且纸张似较新,尚不足以之断定版刻年代。

此本首卷题“李太白文集卷第一”,下记页号,又间记刻工人姓名一二字,每卷如此。第一卷为李阳冰做《草堂集序》及魏颢作《李翰林集序》;李华作墓志,范传正新墓碑,裴敬作墓碑。卷一后题“李翰林文集卷第一”,与卷首题名“李太白文集卷第一”也不符。第二卷方是歌诗,每卷先有目录,后是正文。

再看书中避讳,此书内凡遇“殷”、“朗”、“玄”、“絃”、“徵”、“敬”、“弘”、“贞”、“炅”、“匡”等字皆缺末笔避讳,这些都是避的宋代先祖和北宋诸帝的名讳。而于“构”字则不缺笔。表明对宋高宗赵构的名讳是不避讳的,也似可说明此书当是刻印在北宋或至晚在南宋建立以前之版本。

此书除前题字涉及元末明初倪瓒与周砥外,其递藏源流不是很清楚。书上钤有“光风霁月”,“婴闇秦氏藏书,吴氏纫兰山馆珍藏印”,“激面轩董氏藏书之印”,“季振宜印”,“沧苇”,“季振宜藏书”、“策三珍藏”、“高邮董策三珍赏”、“稼堂”、“关廷栋印”等印记。表明此书明末清初曾为季振宜(1630——1674)收藏。季振宜,字诜兮,号沧苇、敬思堂主人,顺治四年进士,家富藏书。有《延令宋版书目》,查其中并没有宋版《李太白文集》收藏记录。又有江都秦更年藏印,仔细查看诸册钤印,颜色差别不大,可能钤盖时间前后相距较近。

考此本刻工,在书口处查的有“吴一、“吕”、“王”、“旦”等若干刻工姓名。查“吴一”:北宋元丰(1078——1086)年间四川地区刻字工人,参加过《李太白文集》(半页11行,行20字)的刊刻。

我们从这些信息特征是否就可以判定此刻本《李太白文集》为宋本或为其它版本呢?现在看来还不能,还需要与其他相关的李白集版本进行比较。

查考李白诗集宋时刊本始自苏州晏知止,即所谓苏本也,后又有蜀本,有当涂本。《直斋书录解题》谓:然则蜀本盖传苏本,而苏本今不复有矣。即蜀刻既为苏本覆雕也。而苏州晏刻本直斋所谓不见的,却在清代出现了。康熙癸巳年(1713)吴门缪曰芑得昆山徐氏所藏临川晏处善本,其编次体例与直斋所称蜀本无异。缪曰芑于康熙五十六年校正刊行,即缪曰芑覆宋刻本《李太白文集》。世称缪本,其本清陆心源《仪顾堂集•宋本李太白文集跋》云:“缪本摹刻精工,几欲乱真。”国家图书馆藏宋本《李太白文集》所缺卷十五至二十四则配以缪氏刻本。缪曰芑,字武子,江南苏州府吴县人。雍正元年进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清朝官员。斋名为“双泉草堂”。

恰好在哈师大图书馆里也收藏一部缪氏覆宋刻本《李太白文集》。

此书书名页题:“吴门缪武子重刊宋本《李太白全集》双泉草堂藏板”。扉页为序:“李翰林集三十卷,常山宋次道编类而南丰曾氏所考次者也。岁久之为缺,俗本杂出,增损互异,无所是正,余尝病之。癸巳秋得昆山徐氏所藏临川晏处善本重加校正梓之家塾,其于俗本不同者别为考异一卷。庶使读是编者不失古人之旧而余亦得以广其传焉。康熙五十六年五月吴门缪曰芑题于城西之双泉草堂。“双泉草堂”为缪氏先代缪彤读书处。

栏目列表
医药卫生 人文社科
农业科学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推荐内容
L波段大功率放大组件的设计
基于QC工具的微波组件故障分析与定
论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及其控制
波控系统的自动测试设计及实现
一种低成本便携式脉冲幅度测量装置
一种多通道对海观测SAR接收与信号
S波段连续波LDMOS功放的设计
C波段有源变频芯片设计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
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
热点内容
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初选阶段的质量要求
数字出版的影响
关于重申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
齿缘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养殖技术
稿件多少字为宜? 如何联系你们?如
SCI的选刊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学术论文在质而不在量
黄瓜穴盘育苗技术
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学术期刊的定位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