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小儿脑电图分析水平亟待提高 |
时间:2013-9-25 12:12:00 来源: 点击:1684 |
|
前言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脑电图(EEG)检查已普及到县市及妇幼医院。这些医院没有专业EEG分析医师, EEG技术人员一般由内科医师附带或其他工作转行而来,其专业知识多以短期培训或“师徒相传”,没进行正规学习和培训。对于小儿EEG习惯用成人标准进行衡量,造成了许多小儿EEG误判和漏判,误导了临床诊断和治疗,凸显的问题非常严重和突出。下面就我科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4月~2009年12月,我科接诊外院诊断癫痫、脑炎397例。308例自带外院EEG报告, 245例分析为异常EEG。我科对异常245例EEG报告图片进行一一阅图,发现101例(41.1%)EEG分析错误,其中EEG43例,AEEG58例。
1.2 方法 电话联系兄弟医院EEG描记方法和分析标准。常规EEG采用16导数字脑电图仪,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分别进行单级、双极描记,每次描记25~30min,并对可以配合患儿进行过度换气、睁闭眼、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AEEG为8~19导记录仪,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行24h连续监测。靠成人标准分析。我科判断外院将101例正常EEG分析为异常EEG的标准是:根据刘晓燕主编《临床脑电图学》中小儿EEG分析标准[ 1]。
2 结果
2.1 43例EEG错判原因为下列几种情况 28例因过度换气诱发出阵发θ、δ波分析为轻度、中度异常EEG[ 2],6例因学龄前儿童在中央区、顶区出现低---中幅θ活动分析为轻度异常EEG;8例因枕区插入孤立性δ波与其前α波重叠分析为尖慢波;1例因瞬目伪差分析为额区δ波阵发。
2.2 58例AEEG错判原因为下列几种情况 10例为睡眠Ⅰ~Ⅱ期高尖顶尖波或尖窄的纺锤波加深分析为尖波阵发[ 3],15例幻影波分析为棘慢波[ 5];3例因思睡和觉醒期出现阵发θ或δ波爆发分析为慢波异常[ 2];13例心电伪差分析为棘波或尖波阵发[ 4];1例咀嚼伪差分析为棘波簇发[ 4];12例睡眠Ⅰ~Ⅱ期出现<50UV棘波、尖波分析为异常棘波、尖波[1];1例14HZ和6HZ正相棘波分析为异常棘波[5];3例因额区θ节律之前插入<50UV棘波分析为异常棘慢波。
3 讨论
脑电图主要用于脑功能评价和癫痫疾病协诊和鉴别,对癫痫的诊断、治疗发挥较重要作用。
错判101例EEG原因分析如下:①报告多来自基层医院、各县市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②由于基层医院EEG检查开展相对较迟,病原不饱和,人员紧张,领导重视不够,多数医院没有专门EEG分析医师, EEG技术人员由内科医师附带或其他工作转行而来,其专业知识只经过短期培训,培训多倾向成人EEG,对儿童各年龄期EEG标准知晓甚少,使得报告出现了许多这样和那样错误[5];③AEEG错报的58例中可看出因小儿年龄差异,各年龄组间脑波变化较大,特别是AEEG,包括了清醒、睡眠状态下的各种脑电波形、癫痫发作期图形及各种伪差,识别确有难度[4],另一方面EEG医师对复杂伪差识别能力欠缺,反映出阅图少,经验积累少,没有掌握小儿各个时期EEG评判标准,对一些良性变异型和临床不确定波形的定性不清。
临床医师对儿童癫痫、脑炎的诊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医生只要看到EEG报告中出现“异常”两个字就诊断为癫痫或脑炎,甚至将过度换气出现的慢波活动或节律误认为脑炎的特征性变化。扩大了对癫痫、脑炎诊断[ 6],给患儿经济、身心都造成了损害。
文中的错报率达到41.1%,如果对每一家医院每一份报告进行复阅,可能错报率还会增加,说明儿童EEG检查普及过程出现问题较多,这种负面作用大大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所以提高EEG技术人员分析水平应引起科室领导、EEG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3]。EEG技术人员应专人专职,专业进修;熟悉小儿脑发育特点和电生理知识;系统学习和掌握小儿EEG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标准;多阅图;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与同行间多交流;读高质量的专著。只有小儿EEG的分析水平提高了,才能从源头上降低对小儿癫痫、脑炎的误诊,才能使EEG检查在儿科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主编.临床脑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8-108
[2] 何志江,蔡方成.小儿脑电图判读中的“陷阱”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7,16(1)
[4] 刘晓燕.重视小儿脑电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7,16(1)
[3] 蔡方成.小儿脑电图判断中的注意事项[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269-270.
[5] 蔡方成.关于小儿脑电图的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4,42(4)264-268. 网址:http://www.cnkikbs.com
[6] 秦炯.规范脑电图临床应用,提高小儿癫痫诊断水平.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262-263. |
 |
|
|
 |
|
栏目列表 |
|
 |
推荐内容 |
|
 |
热点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