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大全 学术资讯 下载中心 新闻专栏 稿件查询 在线投稿 客服中心
 论文下载

公共图书馆共享工程建设理念与实践探索—以淮安市图书馆为例

时间:2014-1-7 16:34:34 来源:  点击:1489

摘要:淮安市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以及省政府的号召,加快文化共享工程的人才队伍培养和资源建设。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以及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得文化惠民工程在淮安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关键词:淮安市图书馆 ;共享工程 ;服务
 一.共享工程的缘起
1.1政策导向
    文化共享工程,是由国家支持的文化知识技术普及的社会网络工程。其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全国现有各门类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加工整合,并通过覆盖全国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送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边防哨所等广大基层单位,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繁荣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真正做到文化惠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推进文化共享工程”也成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百县千乡”宣传文化中心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示范点的两个层面、一个共同目标。
1.2建设意义
    "共享工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县(市)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近年来,淮安市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以及省政府的号召,加快文化共享工程的人才队伍培养和资源建设。多年来淮安市图书馆努力服务于全市人民和两个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共享优质服务、特色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军营,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以及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得文化惠民工程在淮安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二.共享工程基本条件
2.1人才建设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是图书馆各项工作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人才资源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作为一个新兴的建设项目,更需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此,淮安市图书馆在现有编制已满的基础上,加强对图书馆在职员工的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能动性,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积极发挥人的潜在能力,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岗位,培养工作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目前淮安市图书馆在网络维护,会展布置,拍摄放映,硬件维修等方面都有了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这使得平时的文化惠民工程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的完成。在2012年新馆落成之际,我馆决定继续引进关于文化共享工程方面的人才,更好的为500多万淮安市民做好文化服务。
2.2资金投入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淮安市图书馆的资金投入,购书经费以及办公经费逐年递增,近些年中,我馆始终坚持“读者需求至上,满意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广纳读者意见,积极开拓采购渠道和途径,分赴北京、上海、南京等较大图书市场,拜访了数家国内知名图书出版社,走进全国书市,圆满完成各年度图书采购任务,根据部分读者的需求,利用网络订阅采购,并及时做好反馈,得到读者好评,满足读者需求。从06年—09年。我馆共共采集各类型文献资料440万余元码洋,完成少儿馆图书采购105万元码洋,韩泰分馆50余万码洋,5183种,7483册,向读者征集地方文献800种以上,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2.3硬件建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淮安市图书馆不断更新自身硬件条件。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目前淮安市图书馆拥有5台服务器,35台办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放映设备也一应俱全。我馆在保障本馆内部网络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外部网络配置,中心馆增加调整了一条10M网通专线,完成益兴名流分馆、富春分馆、少儿部的网络线路改造,全部改扩建为4M网通专线,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建设成效
3.1网站建设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人们猎取资源的方式已经由传统单一的纸质资源到网络资源和纸质资源相结合的转变。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群众,淮安市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我们深知:网站是图书馆的第二个流通柜台,是图书馆在网络中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因此我们把网站建设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访问淮安市图书馆网站的读者网络服务平台,可以进行书目检索,网络续借,读者荐书等,极大的方便了读者。通过几次对图书馆网站的改版,在网站的首页增添了新书推荐和文化讲坛等栏目,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赞同。打造读者咨询网络交互平台,通过和读者的网络互动,业务技术部人员有针对性的对纷乱庞杂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预处理,扮演“导航员”、“引导员”的角色,而使读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到目前为止读者咨询网络交互平台排名已位列全省前茅。
 3.2数据库建设
 地方文献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层次的高低,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象征,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历史沿革、地区现状和风俗民情的真实写照。征集、管理和利用好地方文献,对于全面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文化科学事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地方文献与其他文献一样,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具有不同的载体、版本,不同的生产、出版、发行单位,不同的保存单位和个人,而且还有内部档案、内部资料和许多未开发的零次(口头、实物)文献,我们图书馆员工努力克服困难,通过搜集网络资源,实地走访,联系各相关部门单位,尽可能的详实地方文献资料,目前为止已经建设了淮安名人全文数据库、谢冰岩数据库、周恩来全文数据库、淮扬菜美食全文数据库和淮安市公共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和古籍联合目录书目数据库,建设读者捐赠图书书目数据库,建立了捐书档案,建设完成视频资料数据库,开通了博看网畅销期刊数据库和爱读爱看中文报纸数据库两个专业数据库。特别是周恩来数据库,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成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多媒体数据库。通过这些数据库的建设和开通,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资源猎取。
3.3惠民工程建设
    近年来,我馆在省“共享工程”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充分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为民服务,努力使“共享工程”成为惠民工程。我馆突破了传统的服务模式,把公益讲座列为工作重点,将社会各界的学术精英、人文学者和热心公益讲座的志愿者融汇到淮安图书馆“文化讲坛”,开展了图书馆讲座工作的实践,先后与政府部门及社会各行各业进行了形式多样、灵活机动、视野开阔的联合协作,不仅解决了讲座选题,也解决了讲座师资、听众、宣传等问题,甚至部分解决了资金难题。如与市老科协联合,实现了讲座内容及选题共担共享,讲座主讲人共选共享的运作格局。形成涵盖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普及教育、人才培养教育、科技培训教育和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等多主题,多层面的讲座工作体系,使讲座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自2005年开办讲座、报告会以来,累计已举办公益讲座300多场,听众达150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8年,在“第四届江苏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评比中,淮安市图书馆“文化讲坛”服务成果荣获三等奖。已成为颇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除此之外,还积极配合流动服务进社区,近农村,进军营活动,将大量的书籍送给社区,农村,军营,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精神食粮。
3.4对基层支中心培训工作
    除此之外,我馆针对县区支中心共享工程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为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提升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力量,让城乡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淮安市图书馆馆多次举办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管理员培训班。针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的管理特点及存在问题,市图书馆采用技术人员讲解、操作演示和学员实际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使学员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基本操作流程和日常管理要点。通过培训,使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的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了基层开展工作的要求,也为加快我市县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淮安市共建设了7个支中心和100个以上的基层服务点。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在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应用方面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1.在专项资金拨款上,政府每年投入共享工程的建设资金不断增加,但是和不少发达城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这使得我们在开设电子阅览室,购买电子图书,增添高科技设备时候遇到了瓶颈,碰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采取业绩考核制度,以实际工作成效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肯定和拨款;另一方面希望政府部门可以将资金投入纳入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投入与使用资金分开考核。2.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由于共享工程是一个新兴的文化惠民工程, 因此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一)计算机技术维护人才,我馆目前计算机软件编程方面的人才还不足,编程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以及一个编程团队(二)信息管理人才,对信息的组织,整理,筛选,利用的人才(三)组织协调人才,文化共享工程的应用和开展需要经常和外界进行沟通交流,良好的协调工作可以使事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馆在加强内部职工培养的基础上,根据财政部门核实的编制,要大力引进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2007.
[2]江中国知网知识库.http://www.cnkikbs.com/list.asp

栏目列表
医药卫生 人文社科
农业科学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推荐内容
L波段大功率放大组件的设计
基于QC工具的微波组件故障分析与定
论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及其控制
波控系统的自动测试设计及实现
一种低成本便携式脉冲幅度测量装置
一种多通道对海观测SAR接收与信号
S波段连续波LDMOS功放的设计
C波段有源变频芯片设计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
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
热点内容
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初选阶段的质量要求
数字出版的影响
关于重申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
齿缘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养殖技术
稿件多少字为宜? 如何联系你们?如
SCI的选刊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学术论文在质而不在量
黄瓜穴盘育苗技术
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学术期刊的定位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