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比较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中的应用。方法50例择期行LC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成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组(B组),术中观察诱导前,气腹前,气腹后10分钟,术后MAP及HR,麻醉停止至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术后随访。结果 各时段MAP及HR无显著差异,A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后恶心呕吐也低于B组,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麻醉效果满意。
【关键词】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异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及技术熟练,手术时间短。要求麻醉平稳,苏醒快,并发症少。丙泊酚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本文旨在比较评价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LC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0例择期行LC患者,ASAI~Ⅱ级,术前心.肺及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成丙泊酚全凭静脉组(A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组(B组),每组25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两组均以丙泊酚2mg/kg,芬太尼2ug/kg ,维库溴铵0.1mg/kg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A组以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接浙江医大仪器厂WZ—50C6T型),第一个10min:8mg/kg.h,之后以6mg/kg.h维持至缝皮前;B组持续吸入2%异氟醚(氧流量2L/min)至缝皮前;两组术中均追加芬太尼总量至4ug/kg,按需间断推注维库溴铵。所有患者均接受12mmHg的腹内压。术毕视情况以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残愈作用,并拔除气管导管回病房。
1.3 术中监测 诱导前, 气腹前 ,气腹后10min及术后的MAP及HR,拔管时间及意识清醒(能按指令完成睁眼,摇头)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1 两组各时段的MAP及HR无显著差异(p>0.05),(表1)。
表 1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n=25, s)
2.2两组拔管时间比较 A组麻醉结束至拔管时间为(7.0 1.5),至清醒时间为(10.8 1.3);B组麻醉结束至拔管时间为(11.6 2.4),至清醒时间为(20.4 7.2),A组明显短于B组(p<0.05)。(表2)。
2.3术后随访 两组均无术中知晓,A组2例出现恶心呕吐,B组12例恶心呕吐,两组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恶心呕吐
拔管时间 清醒时间 恶心呕吐
|
A组 7.0 1.5 10.8 1.3 2
B组 11.6 2.4 20.4 7.2 12
|
3讨论
丙泊酚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是理想的全凭静脉麻醉药物[1]。它能保证术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稳定[2],本研究与之相符。腹腔镜手术损伤小,相对并发症少,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除了病人本身情况和术中气腹及手术操作刺激等因素外,麻醉方式和麻醉用药也有一定关系。有研究表明[3]吸入麻醉药物是术后呕吐的主要因素,而丙泊酚却有一定的抗呕吐作用。本研究显示:A组呕吐发生率为8%,而B组发生率为48%,A组优于B组。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在中长手术中丙泊酚用量大,费用较高,而LC所需时间短,不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而且丙泊酚用量少,节省了费用。
另外,随着对麻醉废气危害认识的加深,吸入麻醉药对手术室的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4]。基层医院资金短缺,没有令人满意的废气净化设施,手术室的空气污染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能够很好解决手术室的空气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苏醒快,术后恶心呕吐率低且无手术室的空气污染等优点。
参考文献:
[1]段世明 麻醉药理学,面向21世纪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2]麻伟青,毕敏丙泊酚麻醉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6):74-76.
[3]周惠丹丙泊酚静脉全麻与异氟醚吸入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对比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2):1085-1086.
[4]陈蕾,于布为回路内麻醉气体吸附器的临床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12):602-603.网址:http://www.cnkikb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