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大全 学术资讯 下载中心 新闻专栏 稿件查询 在线投稿 客服中心
 论文下载

地下空间在校园扩建中的形式与意义—以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校园扩建为例

时间:2014-1-10 20:40:05 来源:  点击:1532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主校区扩建部分中的地下空间,以探讨地下空间在校园扩建中的形式与意义。其校园扩建部分的总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图书馆主馆、科技学院系馆和人文学院系馆的扩建。以前的论文论述的多为关于校园规划概念及笼统的地下空间的概念提出的综合性问题和理论性问题,如地下空间的设计手法、形式和分类等,本文则更侧重于项目本身的结构特性和建筑个性,及地下空间运用于校园扩建中的优势等。
关键词:地下空间  斜坡建筑  校园扩建  意义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Greek 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 main campus extension in the underground spa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underground space in campus expansion form and meaning in the. The campus expansion portion of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30000 square meters, mainly includes the library main build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 College Museum of the Department of extension. The previous paper for more on campus planning concept and general underground space concept put forward integrated and theore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underground space design methods, forms and classification, this pap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ject itself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 and underground space used in the campus expansion advantage and so on.
Key words: underground space building campus extension meaning of slope

简介
    Kotsiopoulos, Sakellaridou于199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曾提到了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的校园规划设计项目,该项目的主要规划目标为预测校园未来的发展需求,重新协调校园和城市的关系,及整合人、车流线。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校园品质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其容积率,在对校园的地形地貌、规划轴线和规划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建筑师将目光转向了地下空间,如此既可恢复校园的个性,又能解决空间需求扩张问题。建设地下空间主要有向下挖掘和建设斜坡建筑两种方式,这两种类型的地下建筑观其外观都无法窥其规模。本文注重描述具有典型特色的地下空间的品质,包括图书馆主馆、科技学院系馆和人文学院系馆的扩建。
向下挖掘的地下空间
    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校园图书馆主馆的扩建前的建筑一共有三层,其中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扩建部分的建设地址为图书馆前的一大片绿地,这片绿地是校园中心景观的一部分,而绿地中央的图书馆主馆就像公园内的雕塑,同时图书馆主馆是希腊现代主义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扩建部分应当转向地下空间。扩建部分遵循原图书馆主馆的结构体系,向下挖掘了三层,原有建筑门厅的地下空间为两层通高的阅览室。新、老建筑通过新建的一条小路联系,这条小路重新建立了连接校园和城市的步行轴线。

图1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图书馆主馆的扩建部分(顶部为屋顶花园)
形式问题:了解整体的必要性
   新建建筑具有双重特性:首先作为图书馆应符合其传播知识的载体的特性;另外还有它作为地下空间的特性。传统图书馆建筑的社会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其开放式的阅览室和货架,而办公室等功能房间的设置体现了其私密性的特征。传统图书馆和地下空间都注重对整体性的把握,此外,地下空间应特别注意其内部空间的和导向性和规模的认识。通常从地平面看,我们只能看见地下建筑的一小部分,只有进入到建筑内部我们才能了解其整体规模。
   如同其他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通过大型室内空间向人们展示其形状和尺寸,因此在建设地下建筑时,不可避免地提及挖掘和地表以下的空间,它们似乎成了地下空间的“代名词”。而这种挖掘在确定了建筑的平面和层高后是有指向性的。地下图书馆的阅览室通常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厅,它不仅用以体现建筑的社会开放性,同时有助于我们了解建筑的尺寸和规模。进入到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校园的地下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便是一个两层通高的阅览室,透过这个大型室内空间我们可以了解图书馆其他空间的布置。

  图2图书馆内部的室外空间  
图3通往中庭主入口的楼梯
核心理念:颠覆和对比
    扩建部分的设计要点是其阅览室,阅览室两层通高,环绕着一圈由一系列相同的单元格组成的开放式货架。这些重复的单元格是由木嵌板组成的书架,它们塑造了阅览室的边界,同时单元格的精致小巧和阅览室高大宽敞的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呈现出整体和局部、少与多的对比。阅览室的中央为一个从最底层贯通到顶层的圆形中庭,中庭内设有一部直接通往屋顶花园的楼梯。扩建部分的这个设计理念有别于传统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布置主要功能的一些位置,在地下空间中则是一个虚空间。这个中庭从外面看来是图书馆建筑实体中的空缺部分,但从其内部看来确是实体。同样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图书馆的实体部分实际上也是一个虚空间。
动态流线:城市属性和建筑属性
    地下空间的运动流线相较于地上建筑要复杂一些,人们沿着特定的路径从地上进入到地下空间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发现地下空间全貌的过程。因此,图书馆的水平设计和竖向设计都十分重要,水平设计体现了地下建筑的城市属性,表现为:人们可以穿过新旧图书馆之间的小路,而这条小路是整个校园的主要步行轴线;行人穿过横跨屋顶花园的天桥横穿建筑屋顶的同时,可以看见部分地下建筑的室内空间;而且可以通过圆形中庭内的螺旋楼梯进入到大楼入口处。室内的动态流线具有建筑属性:有穿过由开放式货架组成的连续的盒子空间的既定路线,及阅览室的开放式的多样化的不定路线,图书馆大空间的既定路线和开放式的多样化的路线也存在着鲜明对比。

图4横跨建筑主体的天桥   
图5建筑圆形中庭的外墙

  图6两层通高的阅览室内通过三角形天窗投下的自然光线
3、斜坡上的建筑
   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校园扩建项目中的另一种地下空间的类型是“坡地建筑”。位于步行轴线的始端的科技学院的扩建部分以及步行轴线末端的人文学院的扩建部分均属于这一类型。扩建部分共三层,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和教室,以及开敞式走廊。此外,还有两层通过天窗进行采光的地下室,功能为报告厅和大型实验室。人文学院的扩建和科技学院的类似:同样包括办公室,教室和实验室,以及地下两层的报告厅。坡地建筑的边界和表面营造了人文学院原有建筑周边的城市空间,扩建部分的巨大柱廊呼应了旧建筑中的新古典主义元素。另外,技术学院扩建的平面强调对曲线和直线的运用也与旧建筑的面线结合的设计手法一致。技术学院扩建中点线结合和水平、垂直的对比的设计手法,以及人文学院扩建中延续和呼应的设计手法均产成了一种对话。

图7人文学院的扩建部分的斜坡建筑 
图8从主要步行轴线上看人文学院的扩建部分
结论
   论文主要介绍了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校园扩建项目中的三个地下空间,尤其是图书馆主馆的扩建工程。因为地下空间的规模是隐藏的,所以揭示其规模的过程就尤其重要。地下图书馆应将重点发在其内部空间的流线设计,即其阅览室和开放式书架的设置。同时,地下空间的运动流线应同时具有城市属性和建筑属性,因为从地面进入到地下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揭示地下空间的全貌的过程。另一方面,斜坡建筑创造了一个新的建筑立面,从而与周边建筑建立了一种对话,用人为的,建筑的因素代替原先的“自然”因素。
   在校园扩建项目中运用地下空间的实例比较多,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扩建工程。这些项目论证了运用地下空间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地下空间不会和现有建筑的立面风格发生冲突,可延续校园独特的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可重塑校园的城市特征以及通过设计新的道路、界面和立面将校园整合到城市肌理中;保护景观的同时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
注释
    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图书馆主馆的扩建已经于1994年在米兰第十九届国际建筑展览会上展示。(见:《Landscapes of the Intimate》,展览目录,1996年3月,第130-133页)
Claudio Lamanna在<Una biblioteca sotto i mari>一文中也介绍了该建筑《ARCHINT》第4期,1997年,第116-117页。
参考目录
A.M. Kotsiopoulos, I. Sakellaridou, (1992), the experience from a large scale underground project, L.L.Boyer 主编的ICUSESS第五期, 代尔夫特大学出版社,第242-252页。

栏目列表
医药卫生 人文社科
农业科学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推荐内容
L波段大功率放大组件的设计
基于QC工具的微波组件故障分析与定
论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及其控制
波控系统的自动测试设计及实现
一种低成本便携式脉冲幅度测量装置
一种多通道对海观测SAR接收与信号
S波段连续波LDMOS功放的设计
C波段有源变频芯片设计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
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
热点内容
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初选阶段的质量要求
数字出版的影响
关于重申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
齿缘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养殖技术
稿件多少字为宜? 如何联系你们?如
SCI的选刊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学术论文在质而不在量
黄瓜穴盘育苗技术
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学术期刊的定位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